經過多年來的認真探討,聯合國在2015年宣佈永續發展目標UN SDG,包含了17項核心目標,並由169個細項目標和230項指標所組成。全球193個國家都決心在2030年或以前達成SDGs17項核心目標。
排在第一位的目標,是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No Poverty),實際由下列5個細項目標和2個指標組成:
細項目標:
1.1 2030年前,消除世界各地的極端貧窮(目前極端貧窮的定義為每人每日生活費不足1.25美元,即約9.75港元)。
1.2 2030年前,依據各國標準,將陷入不同形式貧困的各年齡層之男人、婦女和兒童的貧窮人數至少減半。
1.3 依照各國國情,實施合適的全民社會保障制度和措施,包括社會基層。到2030年,保障範圍能涵蓋大範圍的貧窮人士和弱勢族群。
1.4 到2030年,確保所有人,尤其是貧窮與弱勢族群,能平等享有獲得經濟資源的權利,涵蓋層面包含經濟資源、基本服務、土地和其他形式財產的所有權、控制權、繼承權,獲得自然資源、新科技和金融服務(包括小額貸款)的權利。
1.5 到2030年,提升貧窮與弱勢族群抵禦災害的能力,降低他們遭受極端天氣事件和其他經濟、社會、環境衝擊和災害的機會和受影響程度。
指標
1.a 確保從各種來源,包括通過加強發展合作以充分調集資源,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低度開發國家(LDCs),提供妥善且可預測的方法,以執行相關計劃和政策,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1.b 根據惠及貧困人口和顧及性別平等問題的發展戰略,建立國家、區域、國際層級的健全政策框架,並且支持加快消除貧窮行動的投資。
今天全球約有十分一人口,即1億5千萬人是活在極端貧窮線以下(每人每日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約9.75港元),近四分一人口的生活水平低於每天3.20美元(約25港元), 40%以上人口(即近33億人口)的生活水平低於每天5.50美元(約43港元)。
聯合國在2015年為「最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LDC)」作出定義,其中一個準則是人均國民總收入GNl在1035美元以下。被定義為的「最低度開發國家」,非洲佔33國,亞洲有9國,大洋洲有3個島國,美洲僅有海地一國,而在歐洲則沒有最低度開發國家。
而香港的貧窮標準則,是根據 2013年香港政府首次定立的貧窮線,即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2020年1人和2人住戶的貧窮線定在4,400港元及9,500港元。據政府2021年底發布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香港貧窮人口高達165.3萬(政策介入前),貧窮率達23.6%,數字乃歷年新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非洲貧窮問題已存在了很多年,專家也嘗試去尋找答案,並列出八大原因:
- 黑人執政
- 依賴援助及腐敗政府
- 過度生育
- 非洲人懶惰
- 工業不發達
- 疾病的流行
- 落後的教育
- 戰爭與動亂
筆者認為思路決定出路,非洲和香港的貧窮人口若果思維上不作出改變,沒有把自力更生的想法注入腦內,任政府怎樣投放資源作援助,也是徒勞無功的。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後也是一窮二白,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約五分之一的國家,GDP卻佔不到全球的2%,最後也是靠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扭轉國民心態,再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終於才成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訓最近得到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的印證。這三位研究貧窮問題的學者,用了20年時間在非洲發展出一套以隨機控制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為主軸的評估方法,讓我們對貧窮的瞭解,可以從理論層面,托展到可以與理論對話的實證層面。
從上年大熱的韓劇《魷魚遊戲》裡亦可以看到了窮人失敗的原因:
木頭人遊戲-漠視規則
椪糖遊戲-不善觀察和預判
拔河遊戲-缺乏勇氣
有90%的參賽者在這頭三關已經被淘汰掉,能擠身剩下來的挑戰的10%參賽者肯定不會成為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