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C
Hong Kong
Tuesday, September 26, 2023
HomeESGSDG 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SDG 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Related stories

保健品新興市場 拯救現代人健康

美嘉大健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主打NMN產品。作為保健品的一種,NMN近年備受追捧,相關產品大行其道。然而何謂NMN?

【Cover Story】太興:多元品牌策略滿足市場需求

太興集團可以說是一個家傳戶曉的品牌,經歷超過30個年頭,發展成大型餐飲集團,在澳門和中國內地都能看到太興集團的身影。董事總經理陳家強為家族第二代,經歷過去三年疫情的變遷,分享打理飲食集團的種種。

談商業花藝的平衡之道:如何與時間競賽,開拓花藝可能性?

Floral Blooms自開業起便決定深耕商業花藝範疇,只因希望將花藝置於更開放的空間,讓更多人欣賞到花藝之美。

Crocs捲土重來、重返潮流的策略

Crocs如何從「肉酸穿窿膠鞋」搖身一變成為「潮鞋」?

ESG的S:企業還可以做什麼

關心員工亦是一種社會責任,和達致關懷社會的方式之一,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更有助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終獲益的都是企業。
spot_imgspot_img

今天大家都談清潔能源,視化石燃料和核電為怪獸,但是否每一個國家都能夠負擔得起清潔能源?我們不能以發達國家的標準去要求落後國家跟從,否則對它們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光伏太陽能、水力發電和風力發電確實是低碳能源,但它們有局限性︰第一要「睇天做人」,如果是多雲、乾旱或沒有風的時候,即使有了這些設施,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第二是有地域限制,不是每一個地方也合適去建設這些設施。

其實在1950年的美國,水力發電佔當時整體能源消耗量30%,而化石燃料則佔10%不到,但到今天前者跌至9%,後者則升至50%以上,原因是在上世紀中,開採石油技術取得突破,因而美國大量興建化石燃料發電廠。同時,化石燃料運輸相對容易,不像再生能源般有地域性的限制,加上大量設施已投入生產多年,技術相對成熟,成本也較再生能源便宜,價格上的差異因而成為落後國家在採用能源上的一個重要考量。

發達國家,例如德國和英國也要為清潔能源付出代價,兩國的消費者要面對比美國平均貴兩至三倍的零售電價,國立企業因而紛紛外移到電力廉宜的國家。和其他國家一樣,推動清潔能源需要政策扶持,例如英國推動太陽能板發電就提供了經濟補貼,但此舉被人批評為「逆向羅賓漢經濟效應」(Reverse Robinhood Economics Effects),因為補貼是全數給予屋主,而不是給租客,政策有劫富濟貧之嫌。再者,電網要由穩定的化石燃料,改為不穩定的再生能源,需要儲備額外兩倍的備用電力容量,以應付天氣變化。大家在考慮清潔能源的時候,也不要單看環保這一範疇,經濟能力也是重要一環。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7是指確保所有人獲得可負擔、可靠及可持續的現代能源。如果只顧及能源潔淨,而不考慮成本,肯定不可能實現SDG 7。為此美國能源部部長Jennifer M. Granholm宣佈啟動「Hydrogen Shot」人才招募計劃。Hydrogen Shot訂立了大膽的「1 – 1 – 1」目標,即在10年內(1 decade)將清潔氫氣的成本降低至每公斤1美元(1 kilogram/1 USD),要比2020年的成本降低80%。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70年全球對氫氣的需求將達到5.2億噸。

回望中國,內地走得比較前,已落地應用部份項目。作為浙江省氫能公交應用示範試點城市,嘉興市先後引進104輛氫能燃料電池公交車,並且建成了全省首批4座加氫站。嘉興首輛氫能重型卡車在港區開通試行,首個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也已搭建完成。

氫能為什麼是零排放,讓我們重溫中學的化學科。一個簡單的化學式︰2H2+O2→2H2O。電池利用了氫氣與氧氣兩種物質,當兩者形成迴路時,由於電位差的緣故,低電位會氧化而放出電子,而高電位則發生還原而得到電子,在結合和產出水的過程中,化學能會轉變成電能,同時產生部分熱能。氫能電池既不像柴油引擎般燃燒,也不是類似鋰電池的充放電,氫氣(H2)與氧氣(O2)的反應結合,其副產物只有水(H2O),是真正的零排放!

尋找商機就是要看準政策,內地政策支持氫能發展,加上行業長遠發展潛力大,筆者推薦抓緊氫能源產業上製氫、儲運,以及核心部件和造車方面的投資機會。

邵志堯
邵志堯
博士、測量師,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上市編號:8020),並為沛然環保(上市編號:8320)的高級顧問,在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已有30年經驗,近年專注業務在綠色金融和減碳項目,為多家大學培訓綠色和雙碳的金融課程,更定期在報章、雜誌和媒體發表文章和視頻。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