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C
Hong Kong
Tuesday, September 26, 2023
HomeESGSDG 4優質教育 

SDG 4優質教育 

Related stories

ESG「可」「鑒」 – 國際可持續鑒證標準(ISSA 5000)

IAASB公布ISSA 500草案,期望為業界訂立一套全球適用而統一的可持續匯報標準。

保健品新興市場 拯救現代人健康

美嘉大健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主打NMN產品。作為保健品的一種,NMN近年備受追捧,相關產品大行其道。然而何謂NMN?

【Cover Story】太興:多元品牌策略滿足市場需求

太興集團可以說是一個家傳戶曉的品牌,經歷超過30個年頭,發展成大型餐飲集團,在澳門和中國內地都能看到太興集團的身影。董事總經理陳家強為家族第二代,經歷過去三年疫情的變遷,分享打理飲食集團的種種。

談商業花藝的平衡之道:如何與時間競賽,開拓花藝可能性?

Floral Blooms自開業起便決定深耕商業花藝範疇,只因希望將花藝置於更開放的空間,讓更多人欣賞到花藝之美。

Crocs捲土重來、重返潮流的策略

Crocs如何從「肉酸穿窿膠鞋」搖身一變成為「潮鞋」?
spot_imgspot_img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第4個目標(SDG4)是確保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並且促進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全球青年(15-24歲)的識字率是92%,而成人(15歲以上)的識字率則是86%。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有5.5億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在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農村地區中,文盲率更是超過95%。同時,全國學齡兒童的小學入學率僅20%,初中入學率更是只有6%。

從1949年到1969年,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新中國通過4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掃」掉了1億名文盲。直到2000年,中國的文盲率已經降至6.72%,堪稱人類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跡。中國統計中所指的「文盲或半文盲」,是指15歲及以上不識字或識字不足1500個,既不能閱讀通俗書報,也不能寫便條的人。借助推廣《注音字母速成識字法》的掃盲運動,十幾年間「掃」掉上億名文盲。漢字複雜,所以簡化字是另外一種手段來減少文盲。簡化字的原則最早可追溯到錢玄同於1922年提出的簡化原則,及至50至80年代中國仍不斷完善《簡化字總表》。

然而,凡事都有極端性的發展,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鐘擺到另外一邊︰中國父母過份重視考試成績,令補習風氣盛行,既苦了父母也累了學生。2021年中國提倡教育減負,同年7月祭出「雙減政策」,包括禁止補習班超前正規教學、假日及寒暑假不能上課、不能聘請外籍教師等。補習在過去十多年淪為看坪效和翻桌率的資本遊戲,和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可是今天撥亂反正,有些父母還是不領情,原因是精英大學的畢業生肯定可以謀得高薪職位,但末流大學的畢業生卻求職艱難,這種差距在中國父母看來非常重要,故他們花盡心思也要靠補習幫子女在高考取得高分。

科舉制度和寒窗苦讀的思想經過幾千年也沒改變過。其實在現今互聯網年代,背誦式教育已不合時宜,靈活運用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9901)是一間從事內地教育的上市公司,股價由前年最高位$158.8跌到最低只有$6.62,蒸發了99.96%,直至轉型為老師直播帶貨才扭轉股價頹勢,升至二十多元。這事例反面說明教育事業市場巨大,雙減政策可以減輕父母負擔。

每隔一陣子就有人提出「讀書無用論」,並列出社會上的成功企業家也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例如蘋果的Steve Jobs 、微軟的Bill Gates和Meta的Zuckerberg 。筆者只可以說他們只是異數,是萬中無一的例子,相反網絡上的活躍分子大多是低學歷,「讀書無用論」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安慰。美國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擁有較高學歷的群體的收入比只有高中學歷的高整整六倍;而另一個調查又發現學歷和財富的關係絕對是成正比,變相證明古人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實在是金石良言。

書本雖然只是平凡的白紙黑字,但都是前人積累的智慧,讀書人可以短時間消化書內知識和見識化為智慧,而智慧亦是改變世界的最好手段。很多人之所以有成就,都是因為吸納了前人的大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Bill Gates每年都會看50本書,而且還會定期在他的網站上介紹他的書單;股神巴菲特每天閱讀600到1000頁書;Meta 創辦人朱克伯格在2015年就下定決心,每兩週要看完一本書。身價超過860億美元的比爾蓋茲說:「雖然我現在可以去任何地方,向任何人討教,但是閱讀依然是我得到新知識的最主要途徑。」蓋茲表示,雖然他已經掌握了某些書內的知識,但是這些書依然可以啟發他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無法用簡單的語言去解釋一件事,那代表你對它的了解顯然還不夠。」

依筆者所見,但凡成功人士都對知識抱持好奇心,並非讀死書之流。香港現在充斥著高分低能的人士,他們只能答出標準的既定答案,可是當遇上沒有既定答案的COVID 卻顯得束手無策。筆者只能總結一句:雖然讀書一定有用,但讀書也不一定代表成功。

邵志堯
邵志堯
博士、測量師,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上市編號:8020),並為沛然環保(上市編號:8320)的高級顧問,在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已有30年經驗,近年專注業務在綠色金融和減碳項目,為多家大學培訓綠色和雙碳的金融課程,更定期在報章、雜誌和媒體發表文章和視頻。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