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3.9 C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7, 2023
HomeAsiaPandora的品牌魅力

Pandora的品牌魅力

Related stories

防蚊蟎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蚊蟎雖見似微小,但人類卻絕不輕視它們帶來的威脅,而現時的氯菊酯技術既可達到驅蟲效果,又不會對環境和人體帶來影響。

讓生命更健康 澳美製藥跨越三十載

澳美製藥踏入三十週年,已然是非常成熟的企業,不過公司並未停下創新、求進步的步伐,在研發、生產、數碼化、自動化、市場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等範疇,一直推陳出新,為大健康作出貢獻。

【Cover Story】科技成就可持續穿著

https://youtu.be/o_AODREAZbE 可持續發展是近五年期間商界的熱話,不同領域的企業亦正尋求不同的方法,加強ESG的表現,並令自身的商業運作更加可持續。這種意識亦不單單是一種泛企業文化的表現,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可持續發展亦漸漸變得舉足輕重,消費者希望自己在進行消費行為的時候,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消費品的製作過程亦是道德上負責任的。 其中,衣服是眾多消費品中在可持續性方面表現比較強的一種,全因傳統製衣過程往往會因為用不盡布匹而造成原材料浪費,製作過程亦有可能使用對環境有害的染料,因此出現不少針對時尚服飾業的生產鏈過程的各類科研,反而令這個行業在可持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並衍生出「可持續穿著」的概念。 可持續穿著是指,在製造、使用和處理衣服時都考慮到環境、社會和經濟影響的方式,旨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工作條件和生活質量,並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方法包括使用如有機棉、竹纖維、再生聚酯、TENCEL等可持續材料、延長衣物的壽命、減少製造過程的排放、促進公平貿易等。 回到生產商,原材料和生產過程可說是達到可持續性的兩個最大範疇。內衣製造商維珍妮國際(Regina Miracle)從1998年創立之今,透過不斷開發新技術,由一開始的胸杯,發展至今成為包含內外衣的跨類別生產商;首席營運官陳志平分享維珍妮過去25年的創新更新之路。 技術工藝導入可持續願景 作為貼身衣物生產商,維珍妮非常注重衣物材質是否舒適,並在與供應鏈夥伴合作開發環保原材料,其中生物級海綿是目前全球唯一既能達到傳統海綿效果、又可以實現量產的植物油配方海綿,目前25%配方的生物級海綿,對比傳統海綿可減少最少16%的碳排放;另外,公司亦有應用新型的矽膠技術,利用特種有機矽的柔軟輕膚的特性,非常適合女性內衣等貼身服裝產品,提高舒適度之餘,也提供支撐塑形效果。剪裁方面,與上游供應商合作開發無縫捏合技術,採用黏合法、以黏合拼接代替縫合,改革了業內傳統裁剪和縫紉做工,有效改善胸圍的外觀及舒適度。 陳志平亦特別強調維珍妮創新獨有的液態3D發泡技術,形容其為「模杯行業的重大技術革新」:「相對於傳統高溫熱壓成型的模杯製造工藝而言,液態發泡技術利用模具,通過自動化的立體發泡生產,大幅減少原材料消耗,並且簡化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消耗,達致環保和高效。」 製造方面,維珍妮主導和研發了很多定制的生產設備、自動化生產模式及標準化的生產流程,令整個生產流程更加高效和可控,提高準確度、靈活性和生產力,節約重複的人手工序,確保了員工有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工作環境,不但減少了浪費,也提升效率和環保節能。 消費者希望購買能應付不同場景的穿著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當然希望所購買的產品有最高的性價比,同一件產品能夠集外觀、功能及舒適於一身,甚或乎可以應付商務、休閒、運動等不同場景。 對未被滿足的需求,維珍尼推動了原材料及工藝的研發創新,包括點膠、矽膠、3D液態發泡、無縫粘合技術等,擊破市場痛點,消費者不需犧牲對某方面的追求,就能獲得適合多元場景的穿著需求,為消費者創造更加貼身舒適的感受。正因如此,工藝亦漸漸應用在外穿服裝,產品界線超越女性內衣,發展出運動上衣、運動褲、外套等品項,兼顧「內」、「外」、「男」、「女」,在本業之上「疊加」其他業務,令發展更多元化,鞏固實力。 在ESG的風潮下,人人都講永續,對企業而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發掘企業業務的可持續營運模式;維珍妮期望,透過數碼化、自動化和創新工藝,可以繼續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並引領行業持續進步。

香港建造業新篇章︰創新科技牽領業界前行

按建造業議會發表的《建造工程量預測》中顯示,展望未來10年,本港的整體工程總量,可達至每年約3,000億港元。俊和建築母企亞洲聯合基建子公司、君龢工程有限公司商務總裁杜國仁(King)相信各項大型基建將會為香港建築業帶來不少機遇與挑戰。

如何玩得夠綠-綠色旅遊

近年幾乎所有事情都和綠色及ESG相關,就連旅遊都可以做到綠色和可持續,透過環保、低碳的方式規劃行程,包括光顧已獲綠色認證的住宿和餐廳,乘搭交通工具等,在旅遊期間對環境作出貢獻。
spot_imgspot_img

Pandora珠寶品牌自1982年創立以來,透過其Moments手鍊與串飾的自由搭配,迅速在全球女性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然而,近年來,Pandora面臨認知挑戰,尤其是對於80後和90後消費者。為了重回大眾視野並推動增長,Pandora採取了一系列商業策略,其中包括全面轉用實驗室培育鑽石、注重個性化設計以及品牌革新計劃。

快時尚、輕奢華、DIY

Pandora是一家推崇快時尚和輕奢華的首飾品牌,其產品豐富多元,從生活走向藝術。品牌最初以18至40歲的年輕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更注重珠寶的裝飾性功能,而非用於收藏或婚慶。

Pandora通過其DIY特性在珠寶市場開闢了獨特的道路,以「世界上不會有兩串完全相同的Pandora手鍊」作招徠。這種DIY特性吸引了消費者不斷購買,只要先購買一條基本款手鏈,繼而購買不同的串飾或吊飾,直到將手鍊配滿。這種特性激發了消費者獨特的情感,滿足了年輕人個性化的心理需求。

自行配搭串飾是Pandora的一大賣點

品牌挑戰:低性價比+低回購率

Pandora成功地滿足了消費者對差異化設計和個性化故事的追求,迅速攻占了廣大女性市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Pandora在不同客群中面臨著認知挑戰。80後消費者認為Pandora創新不足,價格逐漸上升,設計顯得幼稚;而90後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與Pandora相比更高配度和耐用性更強的品牌,如APM Monaco和Tiffany。

然而,由於消費者通常只需要一串DIY首飾來實現他們的個性化願景,DIY首飾的復購率較低。而且Pandora的定價策略非常進取,一條手鍊配上4至5個串飾相等於入門級奢華品牌、甚至高級名牌的入門款式,導致Pandora在80後和90後消費者中的市場份額下降。

用戶決定產品

面對兩大挑戰,Pandora祭出「消費者導向設計」模式,每年對全球8000多名消費者進行調研,以客戶需求為基礎進行創新。根據不同國家的節日或民俗,他們設計了針對性的產品,例如蛋糕、滑雪板、咖啡罐、聖誕樹、布丁、廚師帽、爪印、皇冠、貢多拉、刺蝟、中國寶貝和香水瓶等,同時與不同IP合作,推出限定版款式,加強吸引力。

與HBO大熱美劇《權力遊戲》的聯乘產品
品牌亦與迪士尼合作

這種策略使他們的產品形狀多樣化,讓客戶感受到個性化定制的魅力,手鍊不再限於一條,而是根據客戶自己的喜好、配襯不同手鍊,在不同的場合佩戴。在設計完成後,他們會進行小批量生產並進行試銷,收集消費者意見並進行修改,然後再次嘗試銷售。如果產品經過三次測試仍然不成功,他們將清空庫存。

鑽石之夢:永續發展+驅動增長

Pandora於2021年宣布計劃進入培育鑽石領域,同時停止使用礦產天然鑽石於其產品中。北美地區成為全球領先的培育鑽石消費市場,因此成為新產品推出的首要市場。這些產品系列的價格定位在300美元以上,鑲嵌培育鑽石的重量範圍在0.15至1克拉之間。

從財務角度來看,培育鑽石的售價僅為天然鑽石的三分之一,且毛利率可達60%。近年來,許多新興品牌和傳統珠寶商紛紛進入培育鑽石領域,看中其高利潤潛力。

未來展望

APM Monaco等類似珠寶品牌的成功證明了在珠寶市場上,僅靠講故事的策略無法在全球範圍內取得成功。2021年5月,Pandora宣布推出「鳳凰計劃」,著重於品牌、產品設計、個性化全渠道體驗和核心市場四個增長重點,同時在社交媒體加強宣傳力度,在不同地區市場找來明星名人宣傳,提高品牌滲透率。

找來人氣歌手洪嘉豪作宣傳

對於毛利率極高的Pandora來說,或許是時候考慮降低利潤空間,加大品質提升和品控方面的投入。儘管面臨著許多挑戰,但Pandora仍然維持著一定的消費群基礎,而且從品牌仍然一直進駐各大商場的擴張策略來看,Pandora對其前景仍非常有信心。

圖片來源:Pandora

溫嘉翹
溫嘉翹
CORPHUB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 連續創業家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