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報告,即ESG Reporting,在過去幾年成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新關注點。不少大型上市公司紛紛投入資源,希望把 ESG 報告從以前「按章工作」的模式,升級成為有內涵﹑具吸引力的一份公開文件。作為公司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管治方面的一本綜合本,一些業務表現不錯的上市公司,也會利用ESG報告向公眾和投資者展現其營利以外的軟實力;而一些業務表現有失預期的企業,為了加強巿場競爭力,也會投入更多資源,提升ESG方面的表現,讓公司可以規避負面評價,並且順利進行業務投標和獲得新資金。
這樣看來,ESG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工具,不但是企業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和軟實力的重要元素。
如果換了是一家中小企業(SME),ESG 報告對生意能否產生上述的正面作用?
首先,雖然中小企業目前並不需要向公眾披露公司內ESG的相關資訊,但不少成功的中型企業,也會不時透過公眾平台或方式,向相聯的持份者,包括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展示公司的軟實力。
舉幾個例子,在近年疫情期間,不少餐廳食肆為了向客戶展示室內衛生情況,會不時在室內的當眼處展示「空間已經消毒乾淨」等標貼。這是向客戶主動交代公司營商態度的好例子。又例如,有些時裝零售企業,會按照上游買家的要求,提供包含ESG內容的聲明,以爭取在供應商名單上較理想的評分。零售業商家十分多元化,有些商店更兼營線上線下兩種模式。一些消費群體會根據商店的公眾形象,來考慮是否購買其品牌的貨品,若有負面新聞,會影響公司本來的正面形象,要在網絡上消除負評,不但會使企業吃不消,更會消耗大量資源。另外,建築業也是重要的一環,建築承包商也在承接工程時,須滿足不少環境保護和職安健的要求。
「未雨綢繆」是民間智慧,也是中小企業家最好的營商策略。故此,企業應該在順境的日子作好部署,提升企業的ESG軟實力,以應付未知的市場和社會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