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ESG可以成為中小企業營銷的軟實力,除了可以為企業增加防守能力,同時也可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可是中小企應該如何踏出第一步,總結出公司的ESG元素?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社會的大趨勢,不論是個人,還是在企業平常運作中,實在不可或缺。上文提過環保可以成為企業的軟實力。企業的環保表現可以有系統及科學地透過審核的方式,並且根據客觀的標準,在報告中反映出來。例如,在企業的能源效益及碳排放管理方面,香港已有相關的法律及規條,企業可以以此作為標準,並且透過審核,生成ESG報告,成為企業營商的參考。
企業在社會中除了進行商業活動,也可為社會作出貢獻。例如,在供應鏈中,企業可以作為良心的供應者,無形中幫助社會,正面地影響其他持份者。又例如企業可以於內部執行質量管理系統,為消費者把關貨物的質量,完善服務水平,並且加強員工的培訓。另外,企業亦可建立關懷社區的氛圍,慢慢建立正面的企業形象,這樣自然會得到社會﹑消費者及客戶的認可。以上這些內容,都可以透過ESG報告有系統地表達和量化出來。
管治是企業高層的一種思維模式,要達到優良管治,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既要營商有道,又要做到高水平的管理,特別對中小企老闆來說,是日常營運中最苦惱的事情之一。當企業規模比較小,老闆只需自行作主,或是跟夥伴互相協調,基本上便可以有效營運;但是當企業規模逐漸擴張,員工人數增加,老闆便會體驗到「一言堂」的管治方式每每容易產生很多煩惱,亦會影響生意的可持續性 ,而人才流失﹑企業形象﹑服務水平﹑營運效率﹑資金周轉和市場競爭等等,都是接踵而來的問題,亦會成為企業日後營商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要突破這些障礙,企業不能單打獨鬥,必須和員工建立良好的關係,增加職場透明度,並且共同努力,訂立清晰目標和企業價值觀,才能成為無堅不摧的團隊,讓企業可以克服重重障礙,持續發展。
ESG報告好像一份為企業量身定制的體檢報告,不但為企業的健康狀況把脈,也為企業定立基準線(Baseline),客觀地展現當下企業的軟實力和水平。若能為中小企簡單直接地製作出一份專業的ESG報告,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關於這方面,我們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