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正進行開放式創新的研究,大家可能以為「開放創新」必定和「創科」相關,其實不然;上篇已提到開放式創新的模式眾多,包括把創新產品或服務銷售、品牌引進或對外授權、知識產權貿易、收購或合併等。所以不少公司也會從事相關的「開放創新」的活動,問題是和那些人士進行相關「開放創新」活動而已。在研究計劃中,筆者已大致完成中小企及大學的訪談部分,得到一些有趣發現,希望和大家分享。
當市民以為大學是為產業服務、提供相關的技術進行商品化,但其實對大部份非創科類的中小企來說,並不是那麼一回事。他們會覺得大學的技術實在走得太前,並不是普通中小企能負擔的。對一般中小企而言,大學是提供人才和培訓的地方,為中小企提供來自不同科目的人才。有受訪的中小企也提及和大學在技術合作的失敗經驗,這是由於雙方預期未能完美地涵接。
筆者的方法是,產業所需要的技術,很多時市場已有提供,未必需要大學研究般尖端前沿。不同的組織也有不同的組織性考慮及發展需要,有期望落差也是很正常的事,而期望從來是需要不斷修正與拉近。筆者認為社會也要多了解大學的角色及他們的使命,不能只一味推動產學研的合作,產學研的合作也該用在對的地方才會有成效,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產業鏈、生態體。
對大學來說,研究必須走在前沿,很多基礎科研並不是全為產業、而是為人類未來而做,就有如高錕教授多年前研究光纖技術,當時根本未被產業應用,後來才給後人發揚光大。大學的研究必需走得很前,才能有未來的視野。因此,大學和中小企都認為,大學孕育出來的科技創新、社會創新企業,較容易展示出大學對產業的推動。根據我的觀察,大學教授自己培育的人才,在大學的幫助下較容易和市場、投資者等接合起來,而且在多方幫助下,也較能夠存活下來,不知道讀者們是否同意。
香港的產學研合作概念也是在最近20年才較為蓬勃、較為大眾所熟識。記得筆者在2006年已經跟隨當時上司譚偉豪博士研究珠三角的專業鎮,譚博士積極推動珠三角的產學研合作,並在2008年與香港科技大學徐岩教授聯合出版了《開放創新》一書,是推動香港「開放創新」文化的始祖之一。該研究深深影響筆者,故此博士論文也以此為題,期待香港官產學研、金融機構或投資者,以及相關中介機構如共用工作間、孵化器或加速器,甚至是媒體也可以對「開放創新」文化有多一點關注,希望研究可幫助香港轉型至以創新驅動的知識型經濟,別再過於依賴資本,令各產業太受資本波動所影響。現在社會對開放創新的氛圍已經比從前好得多,亦已獲得更多關注,筆者希望社會可以保持這股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