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3.9 C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7, 2023
HomeSME獨特市場定位 捕捉非洲發展潛力

獨特市場定位 捕捉非洲發展潛力

Related stories

防蚊蟎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蚊蟎雖見似微小,但人類卻絕不輕視它們帶來的威脅,而現時的氯菊酯技術既可達到驅蟲效果,又不會對環境和人體帶來影響。

讓生命更健康 澳美製藥跨越三十載

澳美製藥踏入三十週年,已然是非常成熟的企業,不過公司並未停下創新、求進步的步伐,在研發、生產、數碼化、自動化、市場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等範疇,一直推陳出新,為大健康作出貢獻。

【Cover Story】科技成就可持續穿著

https://youtu.be/o_AODREAZbE 可持續發展是近五年期間商界的熱話,不同領域的企業亦正尋求不同的方法,加強ESG的表現,並令自身的商業運作更加可持續。這種意識亦不單單是一種泛企業文化的表現,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可持續發展亦漸漸變得舉足輕重,消費者希望自己在進行消費行為的時候,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消費品的製作過程亦是道德上負責任的。 其中,衣服是眾多消費品中在可持續性方面表現比較強的一種,全因傳統製衣過程往往會因為用不盡布匹而造成原材料浪費,製作過程亦有可能使用對環境有害的染料,因此出現不少針對時尚服飾業的生產鏈過程的各類科研,反而令這個行業在可持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並衍生出「可持續穿著」的概念。 可持續穿著是指,在製造、使用和處理衣服時都考慮到環境、社會和經濟影響的方式,旨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工作條件和生活質量,並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方法包括使用如有機棉、竹纖維、再生聚酯、TENCEL等可持續材料、延長衣物的壽命、減少製造過程的排放、促進公平貿易等。 回到生產商,原材料和生產過程可說是達到可持續性的兩個最大範疇。內衣製造商維珍妮國際(Regina Miracle)從1998年創立之今,透過不斷開發新技術,由一開始的胸杯,發展至今成為包含內外衣的跨類別生產商;首席營運官陳志平分享維珍妮過去25年的創新更新之路。 技術工藝導入可持續願景 作為貼身衣物生產商,維珍妮非常注重衣物材質是否舒適,並在與供應鏈夥伴合作開發環保原材料,其中生物級海綿是目前全球唯一既能達到傳統海綿效果、又可以實現量產的植物油配方海綿,目前25%配方的生物級海綿,對比傳統海綿可減少最少16%的碳排放;另外,公司亦有應用新型的矽膠技術,利用特種有機矽的柔軟輕膚的特性,非常適合女性內衣等貼身服裝產品,提高舒適度之餘,也提供支撐塑形效果。剪裁方面,與上游供應商合作開發無縫捏合技術,採用黏合法、以黏合拼接代替縫合,改革了業內傳統裁剪和縫紉做工,有效改善胸圍的外觀及舒適度。 陳志平亦特別強調維珍妮創新獨有的液態3D發泡技術,形容其為「模杯行業的重大技術革新」:「相對於傳統高溫熱壓成型的模杯製造工藝而言,液態發泡技術利用模具,通過自動化的立體發泡生產,大幅減少原材料消耗,並且簡化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消耗,達致環保和高效。」 製造方面,維珍妮主導和研發了很多定制的生產設備、自動化生產模式及標準化的生產流程,令整個生產流程更加高效和可控,提高準確度、靈活性和生產力,節約重複的人手工序,確保了員工有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工作環境,不但減少了浪費,也提升效率和環保節能。 消費者希望購買能應付不同場景的穿著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當然希望所購買的產品有最高的性價比,同一件產品能夠集外觀、功能及舒適於一身,甚或乎可以應付商務、休閒、運動等不同場景。 對未被滿足的需求,維珍尼推動了原材料及工藝的研發創新,包括點膠、矽膠、3D液態發泡、無縫粘合技術等,擊破市場痛點,消費者不需犧牲對某方面的追求,就能獲得適合多元場景的穿著需求,為消費者創造更加貼身舒適的感受。正因如此,工藝亦漸漸應用在外穿服裝,產品界線超越女性內衣,發展出運動上衣、運動褲、外套等品項,兼顧「內」、「外」、「男」、「女」,在本業之上「疊加」其他業務,令發展更多元化,鞏固實力。 在ESG的風潮下,人人都講永續,對企業而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發掘企業業務的可持續營運模式;維珍妮期望,透過數碼化、自動化和創新工藝,可以繼續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並引領行業持續進步。

香港建造業新篇章︰創新科技牽領業界前行

按建造業議會發表的《建造工程量預測》中顯示,展望未來10年,本港的整體工程總量,可達至每年約3,000億港元。俊和建築母企亞洲聯合基建子公司、君龢工程有限公司商務總裁杜國仁(King)相信各項大型基建將會為香港建築業帶來不少機遇與挑戰。

如何玩得夠綠-綠色旅遊

近年幾乎所有事情都和綠色及ESG相關,就連旅遊都可以做到綠色和可持續,透過環保、低碳的方式規劃行程,包括光顧已獲綠色認證的住宿和餐廳,乘搭交通工具等,在旅遊期間對環境作出貢獻。
spot_imgspot_img

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區域物流樞紐之一,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單是香港國際機場的貨物吞吐量就已達450萬公噸。行業發展蓬勃,物流公司舉目皆是,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能脫穎而出的公司卻為數不多。

多利順貨運有限公司創立於1968年,主要提供包括陸運﹑海運和空運的物流運送服務。縱使市場波濤洶湧,但多利順憑借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專業的服務在市場上站穩住腳,多利順貨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文輝 Manfred Ng指︰「現時香港有過千間物流公司,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對於開業超過50多年的多利順,我相信資歷會成為我們的優勢。」

以誠信連繫客戶

多利順能屹立超過50年,與其以客為本的原則不無關係,「現在市場價格透明,價格戰已不合時宜,因此我們更需要以服務取勝,瞭解客戶真正需求,從而建立長遠良好的關係。」Manfred舉例道︰「當貨物出貨時,我們需要時刻跟進情況,並且告之客人,使他安心。當貨物安全運抵目的後,我們的團隊亦會主動聯繫客戶,了解他們對我們服務的意見。」

多利順真誠真意的公司文化不單是面向客戶,面對合作伙伴亦然。長久以來,多利順與多間航空公司保持合作伙伴關係,簽訂了多項合約,保證無論淡旺季,全年都有足夠的倉位來滿足客戶需要。「目前我們是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最大的貨運代理物流公司,也是多家航空公司的最佳業務物流公司,更多次榮獲航空公司頒發『忠誠客戶嘉許狀』。」

目光獨到 主攻非洲市場

多利順的客戶大多是手機製造商,主力向非洲埃塞俄比亞入口相關產品,卻恰巧與多利順的市場定位不謀而合。為了避開大型跨國物流公司的戰略

要地,多利順轉戰新興市場—非洲埃塞俄比亞,希望另闢版圖,闖出一片天。Manfred指非洲總共有54個國家,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當地對進口貨品有一定需求,極具發展潛力。

多利順在埃塞俄比亞的派送量多達每天平均過萬單。Manfred表示多利順會派遣員工駐守在當地公司,除了負責清關事務和跟進當地派送事宜外,還會管理當地員工,確保服務順暢可靠。目前,多利順亦積極將業務延伸至非洲、乃至海外其他新興國家,包括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埃及、烏干達、摩洛哥、阿聯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我們也積極與不同對非洲市場有興趣的初創公司合作,互惠互利,擴展多利順在非洲的網絡。」

「疫」風飛航 多方面開拓新領域

新冠肺炎直捲全球,航班停飛,各行各業的發展步伐被煞停,物流業首當其衝。Manfred坦言疫情爆發初期,航班取消嚴重影響多利順的倉位分配安排,是非常棘手的問題,然而危與機緊扣,他表示當刻的困境亦突顯出多利順的優勝之處︰「由於我們與不同航空公司簽訂了長期協議,故此我們能保證運送量穩定,滿足到客戶要求。」

五十年的資歷沒有令多利順變得固步自封,相反近三年的困局卻令多利順重新思考其發展方向。正好近年電子商務抬頭,多利順抓緊良機,發展跨境電商服務。「網上消費是大趨勢,我們必須與時並進。憑著傳統物流方面的經驗,我深信可以幫助我們踏足新領域。」配合發展藍圖,多利順亦將管理電子化,「我們轉用雲端計算系統,方便追蹤訂單,提升營運效率。同時,我們的倉庫亦運用X光篩查設備,配合應用程式介面(API),讓客戶能隨時查看貨物現況。」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Manfred說︰「我們必須緊貼市場變化,但同時不忘初心,秉持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即向客戶提供快捷﹑穩定、安全和可靠的服務,連繫國與國之間, 讓客戶可以接觸到地球的另一端。」

多利順貨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文輝 Manfred Ng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