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C
Hong Kong
Sunday, April 2, 2023
HomeTech為行業和智慧城市出謀獻策 - 專訪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楊文銳

為行業和智慧城市出謀獻策 - 專訪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楊文銳

Related stories

健康中餐讓人食指大動 談翡翠餐飲集團的傳承與創新

翡翠拉麵小籠包希望將傳統中國美餚點滴承傳,順勢創新,以現代的烹飪方式做出道道百年名饌,以傳統美食連繫人們,拉近食客與飲食文化的距離。

前海金融30條

《前海金融30條》處理了現時不少前海港企在金融相關的痛點,同時也助香港金融產業提供境外市場發展空間。

手造眼鏡︰創造屬於您的美好光景

光景手造創辦人劉堅迪Rif Lau從2007年開始接觸手造眼鏡。從眼鏡的結構中,他看到手造眼鏡與其他日常時尚品不一樣的美感和可能性。

ESG 的前世今生 (1)

人類發展,改善生活,經濟活動是容許的,但絕對不能犧牲下一代甚至下幾代本應該享用的資源。

ESG哪一項最重要?

「E」、「S」、「G」三個範疇,在現今的環境,那一項最重要?
spot_imgspot_img

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在2017年年尾發表《智慧城市藍圖》,釐定六個研究及發展方向,「智慧城市」四個字彷如從浮動的文字討論,逐漸變成實質的官方工作,社會的討論亦越見普及和實質。不過,由一群專業人仕組成的非牟利組織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楊文銳Gary表示,發展智慧城市不能只靠政府,民間的參與及建議同樣重要。

推動智慧城市需各方努力

智慧城市聯盟原先由一群資訊科技專業人士所組成,為業界向政府當局反映業界意見和訴求,其後亦獲商界人士和學者加入,擔當著智庫的角色,在民間進行各項推廣的工作。聯盟舉辦各項活動,促進交流,而所謂的「交流」並不只限於同業間的互動,聯盟很多時都會邀請不同部門的政府官員參與活動,讓他們了解資訊科技最新發展。Gary表示:「發展智慧城市關乎整個香港的大方向,我們認為政府各個部分都需要對此有充分的了解,不能單單依靠創新及科技局或相關部門工作。」

除了是跨政府部門的事情,Gary亦認為,鑑於香港的地理及文化位置,香港亦有充分的資源和誘因發展跨境的資訊科技項目。以金融科技為例,我們常常說香港有良好的稅務制度和金融體系,縱然作為市民每天聽到這些話語或許會感到有點麻木,但Gary指出這些確確實實是香港的優勢,在今天仍然成立:「如果香港能夠發展出完善的網上跨境開立戶口服務,或跨境合約制度,對香港必定是百利而無一害。」

吸收他人經驗 回饋香港社會

討論「智慧城市」良久,筆者好奇究竟智慧城市是否有一個既定的定義?Gary則給出一個具彈性的答案:「其實對每一個城市而言,如何變得『有智慧』是按情況而定。我個人認為,對香港而言,是指整個城市需要思考如何重新釐定政府及城市的工作流程。」他以運輸牌照為例子:「例如我現在希望續領駕駛執照,要麼到運輸署辦事處填表及排隊,要麼郵寄,但兩種方法都須時頗長。如果要成為智慧城市,我們是否應該研究或發掘一些更智能、更有效率、更便利的解決方法?」

要找出這些方法,向其他地方借鏡,或許是一個答案:「智慧城市聯盟已經簽署了30多個合作協議,和各地專家交流,互相學習。某些地區在無人機、交通共乘、單車共享等新型經濟及相關新興行業的立法程序相對成熟,,這些都有我們值得參考的地方。」

條件逐漸成熟 還需跨領域專業

從別人身上學習到知識,當然也不是照單全收,要在香港落實智慧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其中一方面是香港立法程序相對複雜,較為緩慢。縱然如此,Gary仍相信香港具有更進一步的潛力:「香港城巿人口密集,其實可以做的有很多。科技發展之中,最重要的是應用,而香港的環境則提供了最好的應用場所。」香港近年金融科技逐步上軌道,就是最好的證明。

從實際的層面上,香港又如何創新?「香港需要培訓更多跨領域(cross-domain)的人才。推動智慧城市不能只有資訊科技界的人,更需要了解用戶所需及具設計思維的技術人才等等,年輕人如能裝備自己,認識各範疇的知識,他日定能成為領袖。」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