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星期五(11月3日)參加了第七届深港澳大數據論壇並擔任主持,與一眾嘉賓就「深港澳大數據合作面臨的問題及解决之道」作討論。對話嘉賓包括: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長王向東、深圳鼎界實業創始合夥人兼總裁陳朝朝、北京天融信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李鑫,及萬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資訊科技副總監尹鵬源,討論範圍從頂層設計涵蓋到處理數據跨境。
現時深港澳融通遇上不敢、不會、不願及不能共享的困難,加上數據要素與定價機制不明確,數據跨境流動的法律制度及合規未盡完善,監管能力不同,需要解決糾紛時存在差異,以及數據安全等問題,都為深港澳融通帶來挑戰。嘉賓提到業務開展後,具體操作上也會遇上不同的痛點和難點。例如數字資産的流動,在經營活動中,行為已經在發生,要儘量在不影響數據本身的權屬或者性質下,保留數據的原態。事實上,現在深港數據的流通性並非暢通,就如疫情期間健康碼也要互認。只有雙向的打通才能達到更便捷、更高效的數據使用。
有嘉賓提到數據、應用、産業化方面全是問題。在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上,數據的連接、確權、變現存在問題,但單靠企業是解決不了的。只要看看長三角,其頂層設計比大灣區强,深港澳三地的數據國際化和數據産業化發展確實相對比較緩慢,值得反思。
大數據的應用要從技術、業務及産業三個邏輯去著手。當中業務實際應用場景已是較容易處理的一環。大數據涉及到to B(商業)、to C(客戶)、to G(政府)、行業規則、企業隱私等方面,透視出頂層設計的重要性。從行業、企業來說,就算有數據基礎,亦要配合高效的與政府部門、技術人員溝通,並把資源集聚起來,形成長效的機制。大數據在粵港澳的運用上,頂層設計是關鍵。
從實際例子看,企業對數據出境有很大的需求。例如,企業會購買VPN設備翻牆處理,唯在數據安全法和個人隱私保護法正式實施之後,大量數據中心需要進行合規申報,但具體的細節並未明確。但是企業不知道如何為數據出境進行合規申報,嚴重影響業務。例如由內地寄一個包裹到國外,就要知道包裹的目的地。現時技術已不是大問題,更多是管理和機制問題,頃刻必須要把需要的數據出境的業務流動梳理,制定基本規則之後,再花時間處理其他技術問題;有了頂層設計;很多東西也能解決。
數據交換最重要的是先落實幾個場景,然後讓普通的市民去用,之後才能知道好不好用,可不可以用,要不要繼續再進行精細化。有時跨境數據交換平台可以很快完成,來自澳門的講者分享疫情期間粵澳健康碼的轉碼,一至兩個月就搭建好了。以往受到網安法或者澳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所限,資料不允許過境,對企業造成不少困擾,但現在有大環境推動就能成事。又例如,2022年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台上綫,只需要5分鐘就把原來需要跑很多天的事情搞定了。另外,今年針對澳車北上,有企業和澳門一個金融機構探討大灣區的無感停車的場景,但是也遇到數據交換問題,如何把澳門數據拿到內地,也是數據跨境,目前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解决方案。
要做旅遊數字化、綫上化。做好用戶的體驗,就要分析用戶喜好,對用戶做一些精準營銷及一站式服務,就需要數據支撑。現在是大灣區或者廣東省,或者「粵省事」有數據,但是澳門拿不到,拿不到就沒有辦法支撑精准營銷的場景。加上「旅遊+科技」對跨境數據有很大需求,也要從通訊科技層面、立法層面去解決。更多精彩論點留待下篇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