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商界把目光對準粵港澳大灣區,認為區內具發展潛力,是擴充業務的一個選擇。不過,大灣區幅員廣闊,企業在開始時難免會不適應,完全不同的營商環境亦可能帶來不便,此時適切的幫助就非常重要。
位於深圳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就是其中一個方便香港企業發展內地市場業務的地方。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爲民多年來努力連接香港和前海,他認為如果香港企業想走入內地市場,或者需要對接內地的生意或資源的話,前海就非常適合作為跳板,企業可在前海設立註冊點,然後再擴散至整個大灣區。
實際服務方面,前海合作區設有E站通服務點,不同政府部門均有派員進駐E站通,方便企業進行各類手續,包括公司註冊、開辦稅務戶口等,形成行政便利。其後,前海管理局更會在位於金鐘的香港辦公室加設E站通,屆時企業進行各種手續時就不必過境,加添一層便利。洪爲民舉例指,內地稅制與本港不同,某些稅項需要每日繳交,若果企業能夠在香港境內完成納稅的程序,就更為便捷及符合成本效益。
資源對接
除了行政上的便利之外,前海合作區亦設有多項措施,支援企業家在前海創業,例如是科技業的市內扶持基金、青年創業扶持基金、前海青年工場、創新創業小鎮、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雙十五」稅務優惠等。另外,創業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資源投入,因此前海合作區亦不時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跟投資基金的對接、路演、孵化平台及創投組織的交流會、論壇、研討會等等,營造出濃厚的創業氣氛。
推動特定行業發展
前海合作區亦貫徹大灣區以至國家發展策略,重點發展特定行業,當中最具機遇的就是金融業,中國對外開放金融會率先在前海「落地」,例如支援南北雙向的「跨境理財通」、「債券通」、「保險通」等。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於去年12月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跨境保險產品需求上升,加上香港有優勢協助內地企業管理一帶一路項目風險、吸引環球保險發行人集資等,可同時把握經濟內外循環的機遇,港府亦爭取本港保險公司可於前海設立跨境售後服務中心,加強「互聯互通」的效果。
第二部分則是專業服務,亦即放寬香港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的一些限制,以至跨境執業,不需要內地的牌照亦可工作。過去在建築測量方面、包括工程師,已經實施相關措施,只要位列香港政府發展局的認可人士名單,相關專業人士不需要內地牌照,就已經可以在前海執業。洪爲民指,未來局方希望擴闊此政策,容許其他行業的專業人士,包括會計師、律師等,以香港的資格在前海執業。
科技業亦同樣滿有機遇,除了創業夢工場之外,當局亦與大學合作,希望吸引香港大學和內地企業合作成立新型研發機構,針對某一行業或某種技術進行研發,希望透過前海的平台,對接內地產業,讓科技成果得以落地。
除了以上三個行業,現代服務、產業聚集、商貿物流、仲裁調解等亦是重點發展行業,前景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