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尖子制度下,教育的本意與教育制度分道揚鑣,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得到適當的支持和關懷,被拋在一旁。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協助每一位學生發掘和發揮潛能,然而活新教育總監高明昊(Didier)認為香港的教育體系未能實現這一目標,甚至扼殺了某些學生的成長空間。「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天賦,只需要得到適當的培育,便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活新教育的名字取自聖經的『新造的人』,我們希望通過教育令學生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關注學習差距問題 重塑香港教育體制
香港教育制度屢受批評,不少學生甚至因學業問題飽受情緒困擾。Didier曾在中學擔任教師,對傳統學校的教學方法持有異議,他決然跳出體制,創辦「活新教育」。「香港的教育體制充斥競爭,學校為了追求排名,提高校內試卷難度,但卻忽視了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令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不斷增加。」Didier強調學習應該循序漸進,不應設立難以達到的目標。「學校應該關注不同學生需求,讓他們一步步完成學習目標,令他們在學習上收獲成功感。」
除了教育制度外,社會資源的不均也是導致學生面臨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Didier指家庭收入對學生獲取學習資源有影響。「有些學生來自富裕家庭,可以接受學前班教育,並在中小學時聘請補習老師。」再加上學校試卷的難度不斷提高,逐漸擴大了富裕學生與普通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在資源不均的情況下,更應該關注資源不足的學生的需求。」
學習解密︰讓學習變得有效的方法
活新教育提供幼稚園學前班,中小學補習課程,並且以小班教學,務求照顧所有學生需要。據Didier所言,中心的特色在於「適時適量」。他指出許多人誤以為越多練習越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學習並非取決於練習的數量,不必不顧一切地大量做練習,並非明智之舉。練習的目的是鞏固知識,當遇到問題時,不妨停下來慢慢拆解,這通常對學習更為有效。」同樣地,適時亦十分重要,Didier指課堂的時長要拿捏得準確,過長的課堂會讓學生感到沉悶,影響他們的吸收力;而過短的課堂則無法傳授足夠的知識。
中心以傳統學校過於急進的教學方式為反面教材,強調按部就班且靈活的教學方法。Didier以英文課為例說道:「閱讀文章時會遇到一些實用或艱深的字詞,我會先把它們抽出來解釋,然後讓學生利用那些字詞組句,再應用在日後的作文上。」在課堂上,中心導師亦會鼓勵學生多發問,增強課堂互動性。
導師的魅力與關懷
學習的成效不僅取決於學生的吸收能力,也取決於教師的學識和表達能力。然而,Didier認為教師更需要具有魅力。他笑著解釋說,魅力並非僅代表幽默風趣,而是指教師應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總有一位特別喜歡的老師,每當上他的課時,我們都會特別專注,這就是道理所在。」
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促進有效的溝通,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我們奉行正向教育,相信透過鼓勵,可以激發學生更高的學習動力。」Didier停頓片刻後說道:「歸根結底,教師需要關心學生。當教師真心關心學生,用心教學,學生一定能感受到這份關愛,也會用心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