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C
Hong Kong
Tuesday, March 21, 2023
HomeTech數字危機究竟是誰的錯?

數字危機究竟是誰的錯?

Related stories

【Cover Story】黃家和:一杯奶茶的無邊想像

「不要看輕這一杯奶茶!」

嶄新科技擷取空間數據 釐清複雜地界問題

KELand Surveying, Planning & GIS Co. Ltd. 董事總經理程肇堂博士助大家解惑,說明土地測量師如何利用嶄新地理訊息系統收集自然地理及建築物的形態數據,劃分地界,進而促進土地運用及發展。

香港製造:好醫用好藥 好藥澳美造

今年迎來30周年的澳美製藥,現已成為擁有 4 大研發中心、4 大生產基地和 15 國行銷網路的跨國製藥企業,成績驕人。

前海深港知識産權十六條

2023年2月前海管理局與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同發布《關於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産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十六條措施》)。

從簡陋網店到包羅萬有應用程式 HK Wine Market:望眾人都能找到心中至愛的一支酒

「我認為這是沒有對錯的。不同人喝不同酒,其實沒有所謂,最重要喝的人感到開心,這樣便可以。」 問道何謂正確的品酒方式和何謂好酒,在酒業打滾三十年,貴為酒翁的劉健遠 David 彷彿給出一個大智若愚的答案。

在過去的20年裏,數字系統極大地改變了世界各地社會的行為和功能,公司員工轉向遠程或混合工作模式,促進了平台,系統和設備倍增。與此同時,網絡犯罪的威脅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持續給世界各地企業造成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損失。電子支付平台PayPal在2022年12月就被黑客發動憑證填充攻擊,存取了3.5萬用戶帳號資料。在同月份為開源程式托管平台GitHub提供服務的CircleCI,有員工手提電腦被入侵,繼而盜用超過50,000用戶加密密錀。

種種的數字危機,是誰造成的?究竟是罪犯神通廣大?還是公司數字設備及管理棋差一着?

在2023年不同報告都顯示網絡安全的需求及投資越來越大,在最新一份羅兵咸永道關於數字信任(Digital Trust)的報告裏,其中有提到80%管理者會加大25%-30%網絡安全投資,他們主力會在營運技術安全作重點投資,在開發新產品的安全和隱私方面也是重點的部份。按道理這些投資應該有效地預防網絡犯罪及資料損失,但為何還預計2023年還有可能達致上億美元損失?

根據CrowdStrike的全球網絡威脅報告2022,單計已知網絡威脅的種類已經超過170種,平均每年全球新增威脅達致20種。當然大家比較熟悉勒索軟件為主要新增的種類,而且勒索軟件導致的數據洩漏已經超出3,000宗個案。通常數據洩漏都是公司內部無意地導致,IBM就此做過統計,95%數據洩漏都是因為人為過失所造成,而且單計損失已經達400萬美元。結論是無論技術或設備如何提升,只要一次人為失誤,就可以導致損失,所以網絡安全的知識及管理在2023年都是所有公司的重中之重。

從前很多公司都會採用微軟的系統與組織控制措施2(SOC Type 2),但是這個標準側重於系統設置,而忽略了從頭至尾的管理概念。市場上較流行的ISO 27001 最新2022版本設置了總共93個控制於16個管控範圍內,這些管控範圍會從政策着手,到網絡設置及實際環境風險,到第三方供應商核查,到最後如何維持及提升的措施。這個標準框架有效地減低風險及提升員工的意識,其中有一個要求是每一個員工都要接受網絡安全的基本訓練,令到員工可以擁有最基本分辨網絡威脅的知識。這個標準的要求亦都是每年做審核時會着重的其中一個要點。

當國際標準都告訴我們需要有效的管理去減低人為錯誤,而我們還誤以為很多員工都擁有基本的網絡安全概念,但危機仍然每日發生。我希望大家可以盡早為你們的員工加強網絡安全知識培訓。

Raymond Lui
Director, Enterprise Solution & Marketing at BSI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