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C
Hong Kong
Tuesday, September 26, 2023
HomeAsia洞悉大灣區跨境醫療機遇 建一站式跨專科醫療平台

洞悉大灣區跨境醫療機遇 建一站式跨專科醫療平台

Related stories

保健品新興市場 拯救現代人健康

美嘉大健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主打NMN產品。作為保健品的一種,NMN近年備受追捧,相關產品大行其道。然而何謂NMN?

【Cover Story】太興:多元品牌策略滿足市場需求

太興集團可以說是一個家傳戶曉的品牌,經歷超過30個年頭,發展成大型餐飲集團,在澳門和中國內地都能看到太興集團的身影。董事總經理陳家強為家族第二代,經歷過去三年疫情的變遷,分享打理飲食集團的種種。

談商業花藝的平衡之道:如何與時間競賽,開拓花藝可能性?

Floral Blooms自開業起便決定深耕商業花藝範疇,只因希望將花藝置於更開放的空間,讓更多人欣賞到花藝之美。

Crocs捲土重來、重返潮流的策略

Crocs如何從「肉酸穿窿膠鞋」搖身一變成為「潮鞋」?

ESG的S:企業還可以做什麼

關心員工亦是一種社會責任,和達致關懷社會的方式之一,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更有助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終獲益的都是企業。
spot_imgspot_img

在遊人如鯽、高樓大廈林立的中環鬧市中,座落了樓高 15 層的全方位綜合醫學大樓——尚至醫療大樓。都市人生活節奏再怎麼急速,仍是要對身體負責,在有需要時尋醫問藥。

自 2018 年成立以來,尚至醫療秉持「患者為先,循證為本」的理念,致力為患者提供以人為本的一站式綜合醫療服務,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及復康五大範疇。「我們經常講 3 個 C,Compassion(關懷)、Confidence(信心)、Commitment(承諾),希望貫徹理念,成為香港最全面、最高效率的跨專科醫療平台。」醫務行政總監郭寶賢醫生說。

除尚至醫療大樓外,尚至醫療旗下 15 間專科醫務中心及 2 間綜合醫務中心分佈於中環、尖沙咀及將軍澳三處。據副醫務行政總監何學工醫生指,尚至醫療匯聚 60 多位專科醫生、20 多位全科醫生,以及專職醫療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臨床心理學家。「2021 年 8 月,尚至醫療更成功收購北京國際醫療中心(IMC),開托國內轉診通道,並提供醫療專家第二診療意見。」

秉承高效方針 注重醫療服務全面性

尚至醫療非常注重醫療服務的全面性,致力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其專科範圍覆蓋之廣,與私家醫院不相伯仲。「一個病人的需求時常是跨專科的,如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便不到位。我們的服務連貫整個 patient journey(病患旅程),例如一位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同時需要老人科、精神科、腦神經科、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的服務,我們的醫生能聯手診治,省卻病人四處奔波的時間。」

郭醫生指,尚至醫療秉承高效方針,而高效指的是高效率及高成效。「尚至醫療介乎醫院及跨專科診所之間。多位專科醫生合力診治較複雜的病情,有必要才連接到私家醫院,因此我們既高效又收費合理。」

另一方面,尚至醫療積極提升硬件設施,成功在 2021 年 11 月獲取日間醫療中心牌照,可以進行內窺鏡檢查、小型手術和外放射治療等醫療程序。另外,尚至醫療亦備有中央藥房,可向藥廠爭取更合理價錢,將價格相宜的藥物分發至旗下診所。

凝聚共識 成為醫生後盾

醫護團隊誠然是醫療機構的核心。郭醫生及何醫生分別身兼醫務行政總監及副醫務行政總監,日常需要成立各個專責小組,建立制度及制定標準作業程序。繁雜工作中,挑戰性最大亦最要緊的,莫過於管理醫療團隊,從而保證醫療質素。

管理一群人素來不易,遑論是管理一群醫療精英?何醫生笑言尚至醫療採取無為而治的管理哲學,比起硬梆梆由上而下的僱傭關係,管理層和醫生更似是志趣相投的同行夥伴,持守共同理念服務病人。「尚至醫療專設『Doctor Support Team』,主動了解醫生需要及其難題。醫生每天勞碌,若我們協助他們處理日常行政事務、打造令醫生安心的醫療環境,醫生便能專注行醫,徹底發揮專長。」

何醫生續說:「尚至醫療上下凝聚共識,均有醫療熱忱。孤軍作戰比不上齊心協力,集團式經營的優勢是醫生之間跨專科支援,協同效應下有能力接收複雜病例。醫生亦有更大空間和資源去嘗試新式療法,為病人帶來更多選擇,例如近年引入了脫敏免疫治療等。管理到位,醫生便能提供彈性服務,令每位病人成為 VIP。」

捉緊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機遇

新冠肺炎為醫療產業帶來新挑戰。2018 年尚至醫療旗下有約 10% 至 20% 病人來自國內,如今疫情來襲病人無法來港,尚至醫療轉守為攻,進攻國內市場。「我們收購了北京國際醫療中心,亦積極拓展內地醫生網絡,利用遠程醫療為他們的病患提供第二醫療意見,建立信譽。」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機遇難得,尚至醫療正一步一腳印,於國內成立試點。「我們在澳門組成一支先頭部隊,做好進攻大灣區醫療市場的準備,包括參與澳門科技大學的科研及教學、培訓當地醫科生,學習如何與不同地方的醫療體系兼容和互補,為進入大灣區市場蓄勢待發。」何醫生續說:「我們對前景感樂觀,內地政策漸趨完善,包括《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港澳藥械通」,有利我們發展大灣區市場。」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