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企業關注的三個英文字是CSR而不是ESG,CSR就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兩組詞語關心的事情非常類似,為什麼ESG近幾年大幅領先CSR?
CSR是根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定義,指一間企業貢獻經濟發展的同時,須承諾遵守道德規範、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
CSR的概念是在1999年,由時任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 秘書長科菲•安南 (Kofi Anan)倡議,要求公司落實 CSR。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再次推升企業社會責任的浪潮至今。由於沒有客觀的指標評估企業做了多少CSR,只能任由企業發布對自己有利和關懷環境、社會等活動新聞稿。CSR大部分是企業本身參與這個遊戲,其他持分者能參與委實不多。
ESG和CSR的分別就是它擁有一套可以落實的具體方針。聯合國大會於2015年通過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前身是聯合國為了協助發展緩慢的國家脫離貧窮,於2000年發表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
後來UN再檢討千禧年發展目標,並在2015年9月通過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goals),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可持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以及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作為2030年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方向。
企業從此便利用SDGs去撰寫ESG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不僅是描述一下便可以,它們通過重大議題評估(Materiality Assessment),從不同持分者去檢測,再配上認可的報告框架去表達,從而得到一個既客觀,又可以量化的遊戲供不同的人使用。使用者可以是投資者、銀行、基金經理、僱員、關心社會的大眾等等,因為所有持分者也是透過ESG相對高透明度和量化手段,去認識和衡量企業做得是否足夠。
由於有不同的持分者,他們都可以從中找到套現或獲利的空間,投資者會根據ESG評級公司的評分作投資基準,他們願意付費向以評分公司訂購相關服務;顧問公司為企業撰寫ESG或可持續發展報告;銀行也會考慮ESG元素進行貸款;僱員求職時會希望找到ESG核心價值相同的企業;ESG講求透明度和數據,一些服務公司專門為企業提供怎樣提升評級的顧問服務,基於不僅僅好像CSR是一個單獨或短期個案,而是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雖然有人說ESG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是無中生有,筆者認為當今世界的經濟很難再依靠實體貨品,衣食住行差不多已經到了極限,全球可能要靠虛擬的東西去增長,互聯網是其中是一個,ESG也是一個增長點,畫餅可能真的可以充飢,ESG聰明之處就是把全人類拖進水裡,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就是ESG完勝CSR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