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31.4 C
Hong Kong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24
HomeSME從被標籤到共融 全方位推廣精神健康

從被標籤到共融 全方位推廣精神健康

Related stories

曙光兒童發展中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F9xJMoXb0

享和汽車維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UUnsPgueo

「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

筆者最近參與籌辦了「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2024年3月28日的活動重點內容包括參觀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及參觀中國移動「聯創+」香港5G開放實驗室的5G企業應用。我們並邀請了三位企業家分享科創企業家經驗。

ESG如何融入工業 4.0?

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也稱為工業 4.0,指的是將數位技術和智慧系統整合到製造業和工業過程中,而推動這場革命的技術隨處可見。從家庭和辦公室的機器人清潔機到機場的面部識別攝像頭、可供消費者購買的不勝枚舉的產品,如 3D 印表機和虛擬實境娛樂等。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產業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一向都是全國兩會的重要焦點,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社會各界對國家定立的發展任務高度關注。作為科技業者,特別把產業發展與讀者一同討論。
spot_imgspot_img

都市生活壓力沉重,加上近幾年社會氣氛低迷和疫情的雙重影響,負面情緒困擾不少港人,情緒無從安置,一不小心便會釀成病患,輕則影響日常生活,重則令人興起輕生念頭。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顯示,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患病率在疫情下皆增加了近30%。

香港心理衞生會成立於 1954 年,以「精神健康,全民共享」作為機構願景。多年來機構一直致力向公眾推廣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全方位的社會服務。

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程志剛先生

精神健康服務應走進社區

機構的服務多元化,涵蓋心理健康推廣服務﹑智障人士康復服務﹑心理健康推廣服務和職業復康服務四大範疇,向服務使用者提供住宿服務﹑日間訓練、就業輔導和社區支援等服務。

其中,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服務是機構正在積極拓展的服務之一,總幹事程志剛先生說︰「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社區內的精神病患者、以及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務,包含輔導及外展服務﹑治療小組﹑朋輩工作員支援服務﹑義工發展和社交康樂活動等。透過與服務使用者建立互信關係,加強他們與社會之間的連繫,發揮個人強項及建立各自的復元目標,繼而可以重新融入社會。」

程先生指不少求助者礙於個人或社會歧視的因素,未必會主動尋求協助,故此讓服務走進社區非常重要。「尋求協助本應是正常不過的事,我們不想求助者有『我是異類』的錯覺。中心的服務會以社區支援為主,會由社工及朋輩支援工作員跟他們先建立關係,再提供不同的支援及輔導服務,希望他們在復元過程中重拾自信和方向。」中心亦特意將中心名稱改為「恆泰坊」和「恆樂坊」等中性名稱,務求減少求助者心中的芥蒂。「四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都位於社區的中心位置,希望地方便利的特點會吸引和方便到求助者之外,更能有助社區人士認識及接納復元人士。」

位於觀塘福塘道的恆泰坊

多方位公眾教育︰精神病患只是疾病 患者與常人無異

恐懼源自未知,對精神病的不了解導致過去精神病一直被污名化,而隨著社會進步,透過政府和非政府機構運用多元化的社交媒體宣傳,公眾加深了對精神病和精神健康的認知,逐漸接受精神病只是疾病的一種,在適當診治及社區支援下可以穩定情況,甚至復元,繼而可以重投正常生活。

然而,程先生認為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尚淺,特別在分辨情緒困擾和精神病方面仍需加強教育。「抑鬱症患者會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食慾不振﹑專注力下降和難以入睡等等,但不少人卻誤以為只是情緒低落,忽略了其嚴重性,因而忽略患者需要,導致病情惡化。」

故此香港心理衞生會多年來不遺餘力進行公眾教育,透過舉辦過不同類型的公眾活動來推廣心理健康資訊,包括全港抑鬱指數調查﹑公開講座﹑義工活動﹑共融工作坊和社交平台宣傳等。

機構舉辦的活動多元化,有專為中學生而設的「Talk To Me 情緒健康移動教室」,以及防範長者患上抑鬱症而設的「樂齡友里義工培訓課程」等等。「義工活動的目的是加深義工對服務使用者的認識,讓他們透過接觸了解服務使用者與大眾並無分別。」機構在上年度就曾與賽馬會官立中學協辦「乘海航」活動,讓中學生與機構的服務使用者一同完成一系列的歷奇訓練,培養共融文化。

除了傳統渠道外,機構還從多媒體方面著手,於 2022 年開發了名為「輔負得正」的手機應用程式,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線上輔導。「我們還出版有關心理健康的輔導書藉,以及參與以情緒健康作為主題的電視節目『情緒迷宮』及電台節目『抑鬱休止符』,令市民更易接觸到情緒健康的資訊。」

線上輔導應用程式「輔負得正」

以資訊科技提升服務質素

資訊科技有益於生活不同層面,對社會服務亦有幫助。近年機構積極運用科技,致力提升服務質素。「除了在疫情期間利用 ZOOM 等視像通話軟件,讓舍友與家人在線上相聚外,我們亦搜索購入樂齡科技,例如電動升降床褥和陪伴機械人,可以減輕院舍人手負擔之餘,同時提升服務質素。」程先生續言︰「我們會利用擴張實境(AR)與智障人士進行生活技能訓練,模擬乘搭地鐵或超級市場購物等情景,令他們更容易投入社會。」

香港心理衞生會發展已近 70 年,見證精神健康服務日漸專業,而隨著精神健康知識普及化,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接受程度亦大大提升。然而,程先生認為要走向共融社會仍有一段路程︰「公眾教育確實能改變大眾思維,但只要出現一宗負面新聞就會令情況倒退,所以這是一場持久戰,必須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才能邁向友好共融的社會,達致本會的願景 – 『精神健康,全民共享』。」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