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C
Hong Kong
Sunday, September 24, 2023
HomeSME學陶藝︰一場自我對話的旅程

學陶藝︰一場自我對話的旅程

Related stories

談商業花藝的平衡之道:如何與時間競賽,開拓花藝可能性?

Floral Blooms自開業起便決定深耕商業花藝範疇,只因希望將花藝置於更開放的空間,讓更多人欣賞到花藝之美。

Crocs捲土重來、重返潮流的策略

Crocs如何從「肉酸穿窿膠鞋」搖身一變成為「潮鞋」?

ESG的S:企業還可以做什麼

關心員工亦是一種社會責任,和達致關懷社會的方式之一,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更有助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終獲益的都是企業。

把握新媒體時代推廣趨勢 由零開始呈現品牌獨特一面

品牌唯有展現出鮮明討好的品牌形象,於大眾心中留下深刻記憶,方能從芸芸品牌中突圍而出。市場策劃公司的工作正正是為企業建立穩定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信任度,從而為品牌匯集一批忠實粉絲。

電動車與ESG投資的前途

現在我們必須邁向未來,有意識地進行有助延長地球壽命的投資。現在是人類明智地消費、並對我們所做的選擇負責的時候了。
spot_imgspot_img

錦上路鐵路站附近有一處特色小鎮,鎮內店舖都是由貨櫃改裝而成,四周房子矮小,顯得小鎮格外恬靜迷人。曇露陶藝工作室置於此,恰到其分,滿有文藝氣息。甫走進工作室,身穿純黑色棉麻襯衫的工作室創辦人Lulu Lee向我們揮一揮手,沒有一絲拘束,亦沒有表現得過份熱情,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隨和的性格令Lulu與陶瓷結緣,Lulu笑說︰「我在英國上大學時,本來是主攻珠寶設計,但在上選修課時,教授提議我轉讀陶藝,我當時心想『若日後覺得不合適就轉回來吧!』誰想到一讀就讀到畢業。」回到香港後,Lulu對陶藝熱情依然,同時發現新界區沒有陶藝工作室,於是就決定在元朗開設工作室。

由陶瓷牽引 尋情感出口

週末與友人或伴侶一同窩在不同類型的工作坊埋頭苦幹數小時,是近年港人困在城內的主要活動之一。「很多人看完《人鬼情未了》,覺得陶藝是一件十分浪漫有情調的事,就報名來學『整陶瓷』。」陶藝與羅曼蒂克牽上了手,就連工作室都變成栽種浪漫的地方,Lulu連說帶笑地說︰「很多學生都跟我借場地,打算在上課期間求婚,是因為覺得元朗環境清靜吧。」

人們將情感寄存在工作室,在製作陶瓷的過程中可以與自己對話,從而調整情緒和釋放壓力,是自我和解的過程。「遇過有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突然放聲嚎哭,整個人的情緒都崩潰,就連他的身邊人都未曾見過這樣子的他。我想在香港生活壓力真的很大。」

相對其他素材,陶瓷的優點是可塑性高,在未燒之前都可以隨意更改形狀。由陶藝延伸到生活,製作陶瓷的心態也是一種人生哲學。「未到最終一步,凡事都可以改變,陶瓷就是這樣一種充滿可能性的藝術品。」

曇露陶藝工作室創辦人Lulu Lee

簡約風格 設計屬於您的作品

四月的陽光溫柔和熙,穿過玻璃窗為工作桌上的陶製碗杯被上一褸金衣。不似百貨公司千篇一律的陶製品,桌上的碗杯不論是顏色配搭或形狀都充滿個人風格。「這些都是學生的作品,等待下堂課進行釉燒。」

曇露陶藝工作室以現代簡約風格為主,課程總共有七堂課,學習不同陶藝技巧,包括捲繞、手捏製作、拉坯、表面裝飾、倒模和上釉等,從無到有,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陶製品。「每堂課只限八名學生,希望他們能得到充分幫助;而如果學生想先體驗製陶的滋味,我們也會定期開設工作坊。」除了尋常的陶瓷課程,曇露陶藝工作室亦開設Colour Slip Workshop。有別於一般運用拉坯機的課堂,這個工作坊是以泥漿作為媒介,從而設計出色釉畫不到的圖案,猶如將雲彩傾倒在杯身。

細作源自耐心

陶瓷品有一種說不出口的沉實感,將一個陶瓷杯拿上手時,即使杯身微涼也會感受到一種溫潤,這種不顯於觸感的溫度迷倒不少人。雙手觸碰陶土,感受陶土的柔韌,製作過程是手作者與陶土的對話,期中注入了手作者的心思和情緒。「製作一個陶瓷品大概需要二至三天的時間,由搓泥﹑塑形﹑修坯到釉燒,每項程序都要細心處理。」

製陶是慢工出細貨的技活,講求的是耐性和靜心。行事看起來從容不迫的Lulu向筆者悄悄披露她是急性子的真相,她打趣地說︰「讀書時經常貪快,常常被教授叮囑要捺著性子。可能是一脈相承吧,現在我的口頭禪是『Be patient』 。」Lulu表示從她開班以來的觀察來看,耐性不足是香港學生的通病。「特別在修坯過程上,可能因為快要完成作品,不少學生都會心急,例如削去底部過多陶土,導致坯體出現瑕疵。」

學陶藝不只是學一門技藝,更是修心。心思與技巧結合,一個有靈魂的瓷器就誕生了。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