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有消息指,香港政府計劃發行第二批綠色零售債券,並已啟動相關準備工作,最快本年8月底至9月初公佈發售詳情。香港政府於2022年時發行的綠色零售債券,保底息率最少有2.5厘,年期3年,並每半年派息一次。此外,其債券亦可在二手市場進行交易買賣。政府為了環保、減碳及減少紙張消耗,當時更鼓勵市民以電子管道認購綠色債券。
大家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獲利的同時,又會否瞭解到綠色債券背後是如何對綠化香港作出貢獻呢?香港政府從綠色零售債券發債所得的資金會按照政府的《綠色債券框架》撥入基本儲備基金,而所集得的資金只會為「合資格類別」的香港公共綠色項目作融資或再融資使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即發行人的代表機構)須每年發表《綠色債券報告》說明資金分配情況,也需要委任獨立協力廠商核實。
可再新能源 | 環境污染預防及管控 | ||
能源效益和節約能源 | 水及廢水管理 | ||
清潔運輸 | 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 | ||
適應氣候變化 | 廢物管理及資源回收 | ||
綠色建築 |
在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的推動下,綠色金融發展迅速,特別是綠色債券。得益自香港特區政府的持續推動,香港綠色債券市場近年來表現亮眼,綠色金融產品市場亦有新的發展。2022年,香港政府綠色零售債券發行額是全球至今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另一方面,中國綠色債券於2022年發行量的增幅位居全球第一,綠色債券存量亦已是位居全球頭三位內(截止2022年6月末位居全球第二位)。事實上,在「一帶一路」倡議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兩大國家發展戰略下,中央政府亦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綠色金融。
目前,國際上已約有2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綠色金融發展路線圖。而當下,發展綠色金融是需要政府建立一個包含清晰的綠色標準、明確的發展指引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規的綠色金融制度框架推動綠色金融。
其實中國已逐漸促進國際綠色金融合作深化。於2022年6月,在可持續金融國際平台(IPSF)發佈的《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更新版當中,包含了中國與歐洲分類目錄共同認可的72項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重大貢獻的經濟活動,並新增了有助對建築業和製造業走向低碳經濟富有重大幫助的經濟活動。此發佈有助經濟體實現綠色轉型、推動中歐綠色投融資合作、降低跨境交易的綠色認證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和幫助。此外,為了統一國內綠色債券標準﹑與國際接軌,以及推動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規範及高品質發展,中國亦於2022年7月29日發佈了由綠色標準委員會制定的《中國綠色債券原則》,以供市場主體參考綠色債券自律規則,包含普通綠色債券、碳收益綠色債券、綠色專案收益債券、綠色資產支援證券等類別。
近年來,內地強調綠色環保產業發展。香港作為國家和全球領先的國際的金融中心,一直都是連接中國內地跟國際市場的門戶,可以有效配對雙方綠色投融資的需求,造就一個雙贏的局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提過,為更好把握香港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的機遇,現正循四大方面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工作,當中包括(一)標準和認證、(二)市場的發展、(三)推廣跟協作、(四)規管的框架。
儘管過往一些綠債被批評不夠「綠」,甚至被認為只是搞公關或用來賺錢的「漂綠」(greenwashing)行為,但筆者的看法是世上「沒有最綠,只有更綠」。世界不停在轉,科技亦不斷進步,而促長科研及發展是需要投放大量資金和時間。企業今天可能很「綠」,但明天你就可能會變得不夠「綠」。
筆者認為真的沒有比較什麼夠「綠」不夠「綠」,其實只要能配合各界和企業的需要,參與幫助發展低碳低排技術,協助社會走向低碳經濟的都是值得去做。未來,筆者亦希望再有機會跟大家討論一下「漂綠」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