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3.9 C
Hong Kong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23
HomeSME「油漆工程和做人一樣,最重要是做好個底」 49年經驗行家解說業內變遷

「油漆工程和做人一樣,最重要是做好個底」 49年經驗行家解說業內變遷

Related stories

駕馭未來:瞭解GRI的建議氣候披露標準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擬議的氣候披露標準,容讓企業和組織在具有一致性和認受性的框架中披露相關資訊,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增加透明度,為應對氣候挑戰做好準備。

SDG11 可持續城鄉

讓商品從研發階段帶到市場,同時示範如何把內地的研發成果商品化,靠香港國際法律的保護去知識產權,這才是香港的出路。內地每個城市終極的願望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要香港走回頭路做工業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深港澳大數據合作面臨的問題及解决之道(二) 

要增強深港澳三地的數據流動融通,市場、企業、應用場景、監管每一範疇環環相扣,方能推動成事。

關於ESG的G,企業可以做什麼?

企業治理是ESG的重要範疇,唯有通過良好的管治,企業才可以獲市場認可;相反,不良的治理往往會影響企業的聲譽和業績。 ISO之下有不同標準可以協助企業達到良好管治,包括在2021年發布的ISO37301,幫助組織建立合規風險管理和道德管理。

引入光芒到生活中 FDP:人性化設計 柔和生活角落

在狹隘的香港,我們只能發揮空間中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面對無法拆除的陣位,總使人感到有心無力。FDP Interior&Planning創意總監Frankie Chan於空間內巧妙地加入弧形設計,減輕視覺上的壓迫感。 弧形設計除了是美學上的享受,在實際起居上亦涵蓋安全考慮,巧妙運用燈光亦能在家居中渲染不同氛圍。藉著此回參觀FDP的新工作室,與Frankie聊聊對於人性化設計的詮繹,從而在美學風格之上,如何保有居住實用性及平衡各方所需。
spot_imgspot_img

永光油漆工程創辦人陳劍光辦公室中有一面淺金色的特色牆,驟眼看帶天然大理石花紋,仔細瞧又透着筆刷髹過牆面的羽毛質感,燈光灑上去生出柔和之感。本以為要達到這種效果必然是用了牆紙,卻見陳劍光緩緩一笑道:「這面牆其實使用了威尼斯批盪塗料,即一種藝術油漆,會塑造猶如雲石的花紋和手感。師傅施工時需要以不同手勢髹上油漆,步驟較塗刷普通乳膠漆複雜一些。」

油漆工程並非如大眾想像般簡單。髹好一面牆壁或天花需經多個施工程序,批灰、磨砂紙、上底漆、上多層乳膠漆,每個工序都有嚴格而細微的準則,很考師傅的手藝。

以第一步批灰為例,施工前必須先清理牆身及天花表面的浮灰,再由上而下施工。批灰後的牆壁表面應當光滑,沒有灰口、荔枝皮等出現。只有做好這些前期工作,後期才不會出現凹凸不平、起泡現象。「做油漆工程和做人一樣,最重要是做好個底。牆面基礎沒做好,之後用再好的乳膠漆都沒有用,照樣出現各類牆面問題。做人也是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忽略看上去微小而簡單的基本工作。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志者事竟成。」

醫牆專家 大家開心

說到油漆工程,陳劍光絕對稱得上是老行家。他於1974年入行,讀完初中便師隨父親到地盤做油漆工程,至今已在業內服務了49年。「我由學師開始,累積數年經驗後出來做件工師傅,作為判頭投標大型項目,聚集了一批工人團隊。80年代尾,我承接的項目太多,開始無暇每天親身到地盤開工,角色轉變為人手及項目管理,亦慢慢發展出自己的公司,即永光油漆工程有限公司。」

陳劍光說,收徒第一天,他就會以講笑的語氣和徒弟說以下這番話:「你們千萬不要少看自己,醫生醫人,我們就醫牆。既然客人將牆身或天花托付給我們,我們當然要提供好的服務給客人。做一幅靚牆給對方,那麼大家都會舒服。客人開心,你也開心。」

時日如梭,眨眼間永光成為業內數一數二的油漆工程公司,而與公司同期成長的,更是整個油漆工程行業。「2005年油漆業商會成立,團結了業界力量。後來油漆業商會加入建造業分包商聯會,與建造業其他界別聚首,聯合向政府反映業界訴求;同時油漆業商會亦多了一個平台,向業內人士分享油漆工程的經驗和技術。」他回憶。

傳承基礎技術 融入創新元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陳劍光卻為建造業付出了至少49年光陰,孜孜不倦將油漆工程技術傳承下去。陳劍光在2017年開始成為建造業議會成員,現任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主席,曾任建造業訓練委員會成員及油漆粉飾科課程顧會主席,曾參與住宅、商業發展及工務工程等多項建築工程項目,在推動油漆業界發展、培育專業人才上更是不遺餘力。

他特別提到自己在建造業訓練局(現稱「香港建造學院」)油漆課顧問委員會當了15年主席,見證一個個新施工方法的誕生。隨着時代進步,油漆工程在各方面都有了變化:「第一,施工程序愈來愈安全。以前工人靠一條木梯攀上攀下,腳下打滑便不堪設想,現在則可以使用帶安全欄柵及安全帶的工作台。第二,機械應用日漸普及。以前需要人手開灰,現在有攪漿機,省時省力。另外我們可以使用噴油機,甚至是新研發的塗油漆機器人,節減人手。」

「材料也有明顯分別。以前我們用人手調配福粉菜膠,其本身不耐水,容易受潮發霉。現在則使用putty(膩子)包裝料或桶裝灰,底灰基面做得光滑、致密,為後續塗料施工提供良好基礎,牆身也不再在回南天起泡。」

更別提油漆顏色變化多端,從以前的百多種顏色,一躍至千多種色彩。油漆種類也由基本的乳膠漆發展至富質感的藝術油漆。藝術油漆在牆面上呈現多樣質地和花紋,例如絲絨、雲石、水泥、金屬等效果,巧妙結合藝術和家居,帶來與別不同的視覺享受。至此油漆的裝飾效果又高了一個層次,儼然成為了藝術品之一。

大型項目貢獻社會

油漆工程再如何變遷,陳劍光亦是敬業樂業,繼續在這一行縱橫打滾。問及印象深刻的項目,他思索片刻,給出了肯定答案。「近期的竹篙灣檢疫營舍項目絕對是很難忘,永光在3個月內完成7千多個單位的油漆工程。那時間我們24小時無間斷開工,3班師傅輪班工作。我暫停了手頭上其他項目,召集百多二百位師傅專攻竹篙灣項目。過程固然辛苦,但成果能夠幫助社會,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他亦提及於2000年落成的奧海城一期:「奧海城一期是當年除香港國際機場以外最大的單一工程。1997年香港十分缺乏油漆工人,項目交貨期又短,但永光仍然能夠在限期內完成工程。整個項目有10座樓,從停車場到頂樓都需要塗上油漆。幸好當時我已有足夠的師傅人脈,也培訓了多位徒弟,能夠在一個又一個項目中迎難而上。」

Subscribe

- Never miss a story with notifications

- Gain full access to our premium content

- Browse free from up to 5 devices at once

Latest stories